送春归
冷水洁面,沁凉,舒

。
对镜,轻捋发丝,点点如雪柳絮被水打

栖于鬓角。恼。

深了,


了,情绪却无来由地低

了。莫非是这暖暖


曛我

睡?是这漫天飞絮扰我烦忧?

是充满生机的。她让大地复苏,让柳绿花红,让小溪

淌泉水歌唱江河奔涌向海洋,让我们眼里无限风光。

又是

秋。一年年一载载,我们所走过的无数

秋。编年体的《

秋》还见证着一个时代,一段历史。

还是暧昧的,她

心不死,

心

漾,

事萦怀…在

的这种种含义中惟独没有烦恼。我们常说秋是恼人的,“秋风秋雨愁煞人”,“多事之秋”,秋风萧瑟,秋叶飘零,所有的事物在秋深时都无力地走向凋零。然而

呢?
“

花”烂漫,“秋月”

绵,我们常拿来比喻美好。然,这些在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看来,却更添心烦。于是他劈头发怨:

花秋月何时了?问得无理多情。忆往昔,看今朝,家不存,国不在,愁思如汪洋倾斜不息,

水载着亡国之恨滚滚东

。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

水向东

。”缪

说:“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,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。”用这句话来给李煜的《虞美人》作注再贴切不过。
《紫钗记》中霍小玉唱道:“傍妆楼,

高花谢懒梳头。咱不曾经

透,早则是被

愁。晕得个脸儿烘,哈得个眉儿皱。”李清照在《武陵

》中用类似的手法抒发她孤苦凄凉境遇中的苦闷愁忧,将无形的“愁”载入了“舟”——“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”让我们仿佛见一淡雅孀妇临镜梳头,慵懒无力,之后或歌或写了此柔肠百转,回肠

气的词曲。真是“

事关心事”,怎不叫人泪双垂!
又想起“贺梅子”最负盛名的《青玉案》,“若问闲情都几许,一穿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。”今人多认为,方回是用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抒发其在政治上的失落不得志,苦闷如春日里烟草,柳絮,梅雨般数不胜数。不提方回的政治理想,单是这满地的青草,满城的飞絮,满天的梅雨,也足以让人平添恼

怨

之感的了。
呵呵…

事不关我心事,“甚霎儿晴,霎儿雨,霎儿风。”

思,蠢死。
收拾起心绪,抖擞起精神,送

归。
m.ZDuXs.Com